愛蜜莉.狄金生(Emily Dickinson)是美國著名的傳奇女詩人,她的文字敏感、思考深刻且形式獨特。繪本《愛蜜莉》是從一個鄰居小女孩的角度,探訪街坊鄰居口中的神秘人物,帶讀者去認識、親近這位神秘的詩人,然後靜下心,細膩感受生活中如「詩」的美好事物。能匹配如此特別、純真脫俗的題材,書中的文字自然也具有相當的藝術性,像是作者敘述爸爸唱歌哄小女孩入睡時,「歌詞像花瓣一般飄落床上。傾聽著它們紛紛下落,我就睡著了。」以及向小女孩解是什麼是「詩」時,爸爸說就像是,音樂有時會令人產生一種奇異的感覺,好像它有了生命,使你全身震撼。這種無法解釋的力量是一個秘密。當文字也有這種力量的時候,稱為詩。
詩,除了在字裡行間,也藏在生活中的各個角落,發光。小女孩和我們,都這麼被書末的詩信所提醒:
一個人在地上找不到天堂。
青林國際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家裡的小朋友喜歡洗澡嗎?有時正玩到興頭上,大人三催四請,好一番折騰才願意走進浴室。不過如果能覺得「去洗澡」很有趣,就會容易一些吧。
五味太郎《看,脫光光》中,大人在遠處喊:「獅子寶寶,要洗澡囉,把衣服脫光光!」咦?真奇怪,獅子本來就沒有穿衣服呀。我們才這麼想的時候,獅子寶寶一下就把鬃毛摘掉了,還脫掉外皮,好像沒什麼不可能,底下還穿著筆挺的全套服裝呢!要洗澡可得脫光光才行,於是,再把背心、襯衫、皮帶、褲子和襪子通通脫掉,全身光溜溜的看起來是個熊寶寶,現在可以洗澡了嗎?沒想到大人又說:「熊寶寶,趕快脫光光吧!」咦?還可以再脫一次嗎?
唰!咻!把全套熊寶寶裝脫掉,這下子真的光溜溜了。原來是個喜歡玩角色扮演的淘氣小朋友啊!嘩啦嘩啦,快跳進浴缸裡洗澎澎!邊洗還能邊遊戲,他全身抹上泡泡:「我是一隻冒泡泡的獅子!」
遊戲直到蝴蝶頁都還沒停下來,五味太郎以線條畫出小朋友洗完澡,披著浴巾,哈!變成幽靈寶寶了。
青林國際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現代的家長越來越重視食安,給孩子吃的食物成分越單純、越天然才感到安心。不過習慣茶來伸手、飯來張口的小孩對食物是怎麼來的都不了解,未來能持續自然、健康、不浪費的飲食習慣嗎?與其說一堆大道理,不如陪他們動手玩料理,還可增進親子互動。
繪本《麵包遊戲》中,三個小朋友經過麵包店看到好多香噴噴的麵包,很好吃的樣子,但是用買的會少掉好多樂趣,因此他們決定回家自己玩麵包遊戲!準備好麵粉、蛋、奶油、酵母、糖和鹽,作者神澤利子詳細的紀錄他們做麵包的步驟,林明子也 畫出所有好玩的細節,像是在溫水裡加入酵母和砂糖後,氣泡的樣子好像天空的積雨雲、搓揉摔打麵團好像在運動一樣,讓大家臉都紅通通的,靜置的麵團過一陣子會膨脹起來,然後可以像玩黏土一樣,把麵團做成各種形狀的麵包,好有趣!剛出爐的麵包熱呼呼的,真是好吃,有時意外烤到有點變形也很好玩。這樣的生活風味和成就感可是外面買不到的呢。
引導烹飪經驗不多的小朋友一起大顯身手前,先親子共讀《麵包遊戲》,開胃一下吧!
青林國際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《鯨魚寶寶快長大》是本完美結合自然生態與親情的溫暖繪本。清新動人的文字,加上海天一線、日月流轉的畫面,讀起來好像跟著鯨魚母子徜徉海中,快樂的泅泳。
在媽媽體內的小小海洋搖籃裡,襯著海浪嘩啦嘩啦的聲音,鯨魚寶寶聽著媽媽輕柔的搖籃曲,正好夢。隨著金色弦月變成滿月,寶寶降生在海的擁抱中,。鯨魚媽媽用胸鰭抱著寶寶哺乳、白天時看著年長的大鯨魚們跳來跳去的玩耍,鯨魚寶寶學媽媽浮出水面噴氣又潛到海裡,噗通!努力跳躍濺起的水花折射出了彩虹……。鯨魚寶寶反反覆覆的轉圈練習,到了春天,鯨魚媽媽說可以和大家一起朝北方前進了,出發的時候,一直看顧著所有孩子長大的月亮說:「大家都要健健康康喔,我會一直在天上看著你們的。」好像萬物的媽媽一樣慈愛。
青林國際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巫婆阿妮是個十足的博物館迷,尤其是裡面的恐龍館,裡面的骨頭、模型和腳印等,
她和阿寶都非常喜歡仔細觀察,就像許多孩子對恐龍抱持著有許多好奇與興趣。
有天她參加了博物館舉辦的恐龍畫圖或模型製作比賽,只要能夠表現出恐龍活著的模樣,就可以得獎。
青林國際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日本剪紙插畫家東君平的《黑貓媽媽》是本令人懷念的童書經典。使我們懷念的不只是這項傳統技法和視覺的純真風格,也透過其童謠般的文字,親切的感受到家人共度日常時光的美好。故事圍繞在黑貓媽媽生了三隻小黑貓、三隻小白貓後的生活點滴:
「黑貓媽媽吃過飯,三隻小白舔盤子,三隻小黑慌慌張張跌一跤」「黑貓媽媽磨爪子,三隻小白學樣子,三隻小黑磨爪變成爬柱子」「黑貓媽媽抓到大鯉魚,三隻小白捉尾巴,三隻小黑彈飛了」......
每頁文字雖簡短但情節豐富,這一家貓咪時靜時動,生活得多采多姿,讓人迫不及待想一直朗讀下去,看看他們接下來要玩什麼!黑與白的純粹與對比也使人印象深刻,最特別的是,發現每個畫面中的小黑貓都是從做媽媽或背景物件的黑紙所剪下,而鏤空露出白底的形狀就自然變成小白貓,不只是畫中的模樣有對比,文字敘述他們做的事情也像有個性上的互補:小黑貓很淘氣愛玩,小白貓較文靜懂事,雖然很不一樣,卻都同等可愛、出色,都是媽媽的寶貝。這麼別出心裁又渾然天成的圖文呼應,總使大小讀者一再回味。
青林國際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青林國際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小朋友進入學校或托兒所後,是開始獨立的重要一步。繪本《媽媽怎麼還不來》透過幼兒遲遲等不到家人的微妙心情變化,及主角在在等待過程發揮想像力,找到轉移焦慮和寂寞的方式,藉此鼓勵小讀者們樂觀面對短暫的獨處,有助於小朋友紓解不安。
幼兒園放學了,老師告訴小隆說今天媽媽會晚一點來接他,於是小隆和其他小朋友們邊玩邊等。眼看著朋友們一個接著一個,開開心心的和家人回家,最後只剩下小隆一個人,還有小熊、小豬和大象布偶。於是,勇敢的小隆決定扮起國王,和布偶們玩想像遊戲。他說著熊會緊緊抱著他轉來轉去,小豬廚師會為他烤各式各樣的好吃餅乾,大象會念圖畫書給他聽,還會拍拍小隆的棉被哄他睡覺……砰砰砰砰!好像拍的太大力了(沒辦法,是大象嘛)。小隆還是比較喜歡媽媽哄睡覺的方式,所以他想著媽媽怎麼還不快來呢?畫面也跟著回到現實世界,自己一個人好不安呀,就在這時候媽媽來了,把小隆抱得緊緊的,砰砰砰的給他拍拍背。好窩心呀!
青林國際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不管是大人或小孩,轉學或搬家到新的地方時,總得花一段時間適應,也會很想念原本的朋友。如果家中正好有幼兒面對這所有的不熟悉,閱讀繪本《誰在敲門啊》定能帶給他許多共鳴和慰藉。
書中的主角小惠搬家了,搬到一個可以看到山的地方。她和爸爸、媽媽正在整理新家的時候,聽見小小的敲門聲,可是當她跑到門口看的時候,什麼人也沒有,不過,有一束紫堇花在信箱底下。接著幾天,小惠又陸續收到了蒲公英和一封信,信上寫著「有朋友真好。真是高興。我等著和你玩。」新家的一切看起來都好陌生,媽媽也還是很忙,沒有朋友的小惠自己一個人畫圖,很想知道那個送信給她的人究竟是誰……。作者筒井賴子將初到新環境的幼兒的心事傳達得相當細膩,繪者林明子非常擅長描繪兒童的自然神態,她將小惠一開始的不安、落寞、期待情緒,到最後找到朋友的笑容綻放,都呈現的活靈活現,並以小孩子的視線高度畫出周邊環境,讓讀者能充分感受和小惠面對的一樣的時空推移和心境。
青林國際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《大箱子》是由諾貝爾文學獎作家湯妮莫里森和她的九歲兒子共同創作。故事中有三個小孩,培蒂、米幾和里沙原本整天在學校、街上、田園裡活蹦亂跳,表現的太快樂了,讓大人很緊張,因為無法接受小孩不被控制,開會決定把他們關進一個大箱子裡,還說:「你必須有分寸,成人的世界才會喜歡你。你就是還不能把握你的自由」」門上裝三個鎖,窗戶上有百葉窗把日光隔絕。他們有鞦韆、溜滑梯、還有特別訂做的床,大人來的時候總會給他們最新潮的玩具、漫畫書、美食。但是,那門只能從外邊開……
培蒂、米幾和里沙說:「但是,如果自由得用『你們的』方式來把握,那就不是『我的』自由。」
《大箱子》不只是童書,也是給重視教育的現代家長重新傾聽孩子的心聲、自我省思的繪本。因為大人常常以「都是為了你好」為由,以威權壓抑並貶低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生命力與人權,不尊重孩子與真實世界接觸互動的需求。故事中的大人們送給這三個孩子水族箱、蝴蝶標本、風景畫和罐裝泥土(都隱喻著被限制和失去活力)來取代親近大自然, 剝奪其學習和成長的空間。讓人重新思考,出自善意是否代表作法都是好的?什麼樣的教育方式能尊重孩子同時引導他們培養良好生活習慣?親子之間平時是如何溝通的呢?孩子做的那些事真的有「錯」嗎,或只是不符合成人的期待或習慣?
青林國際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