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村和朗帶你去冒險
2015年8月30日國語日報「星期天書房」專文
文/江福祐(板橋國小閱讀教師、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生)
二○一三年,我參訪了位於日本坜木縣馬頭町的「岩村和朗繪本之丘美術館」。
岩村和朗帶你去冒險
2015年8月30日國語日報「星期天書房」專文
文/江福祐(板橋國小閱讀教師、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生)
二○一三年,我參訪了位於日本坜木縣馬頭町的「岩村和朗繪本之丘美術館」。
回味童年的起點
文/王文華
童年,說遠不遠,當我在讀大尖山的大冒險時,真有回到童年的感覺。
年紀小的孩子,對萬事萬物總抱持著好奇心,願意用一個小時去觀察螞蟻走路,喜歡趴在窗台看白雲飛過屋簷,因為年紀小,對什麼都不了解,但是很有信心,相信自己什麼都做得到。
喜歡一輩子
文/黃秋芳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現代人的生活太單調?我們好像慢慢失去真切的感覺、獨立的想法,以及願意不顧一切堅持到底的熱情、選擇和行動。
簡單的說,我們好像失去了「很喜歡」,而且可以「喜歡一輩子」的快樂和能力。
這多可惜呢!我們日日抬眼即見的太陽、流動的水、吹的風、淋的雨、靜的樹、動的鳥,轉瞬遍經的四季,以及在看得到、看不到,聽得到、聽不到的各種時間縫隙,都有無窮無限的生命,用活生生的呼吸聲息在書寫生命傳奇,如果能夠深刻的感受和想像,永遠不會單調,更不可能讓我們覺得煩膩。
請跨步向前行
文/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 許建崑
岩村和朗抓得住孩子的心和眼睛。從「十四隻老鼠系列」起,他以細緻的素描,超廣角視域,來展示擬人化的動物世界。孩子們敏銳而超乎成人的辨識能力,關注著他筆下每一個角色。大家族遷移,分工合作,遊戲與生活學習,欣賞四季變化,自自然然進入了孩子的心坎。
尤其是新近完成的「大尖山系列」八本作品,岩村和朗藉著尖鼠爺爺登上大尖山的冒險歷程,向琪琪、偕偕、咕咕三個孫子傳遞「跨步向前行」的訊息。透過童話筆法,從草原、森林、山坡、瀑布、岩壁到山巔,尖鼠爺爺與小瓢蟲相伴,遇見了灰蝶、蜘蛛、甲蟲、螳螂、蝗蟲、蜻蜓等各種昆蟲,與蛞蝓、蟾蜍、蜥蜴、烏龜、狐狸、灰雀等談話,躲過帶著鈴鐺的貓,也間接闡述各種生物的生存環境與生活習性。最重要的,他交代了尖鼠的遠房親戚,有銀鼠、飛鼠、土撥鼠、蝙蝠等等;而尖鼠的本種,俗稱錢鼠,選擇捕捉蚯蚓和蟲子維生,居住在人類住家的附近。
快一起向大尖山出發吧!
文/莊世瑩
岩村和朗的《十四隻老鼠》系列作品,風靡台灣二十餘年,深受大、小讀者的喜愛,他以細膩的畫風描繪身處於大自然考驗中的老鼠大家族,如何齊心努力經營溫馨的家庭,這是作者和家人自東京遷居益子町雜木林後,開墾新地的真實生活寫照。
從「無感」到「五感」—新的眼光看世界
文/新北市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 蔡幸珍
岩村和朗將自己數十年來的田園生活,對大自然的觀察和心得,化成文字,寫成《大尖山的大冒險》系列小說。他以細膩的文字、素樸有力的筆觸、好奇而具深度的對話,描繪出一個個溫暖而耐人尋味的故事。他精心為各種動物設計獨特的說話語感,如:蘑菇家族的「的噥」、睡鼠「睡喂鼠嗚嗚」、青蛙家族的「給咧、給咧」、小瓢蟲老愛用倒裝句說話⋯等,讀者若能將這些擬聲詞朗讀出來,更是趣味橫生!
文/貓頭鷹創辦人 李苑芳
在沒有文字書寫的年代,文化傳承就在「說故事」之中,老爺爺透過世代傳承的「成年禮」─登上尖鼠的誕生地「大尖山」,讓孩子認識自己族群的獨特性;為了讓自己能變成一個能「獨當一面」的尖鼠;長大的尖鼠走出安逸的家門,邁向一個看不見山頂的「大尖山」。透過敘說,爺爺把祖先的「了不起」展現在孩子的面前,讓孩子在讚嘆之餘,也感受到身為尖鼠的榮耀,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!
看似爺爺只是在陳述自己的登山歷程,實際上是帶著孩子們去認識這個世界;長輩透過「說故事」,讓年幼的孩子,得以用最安全的狀態,認識外界。
一開始,從只要起個風,就得嚴正以待的「琉璃小灰蝶」,反映了小尖鼠的強壯:「如果只是起點小風,我是不害怕的。」強化了聽故事的小尖鼠對自我的信心。